9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于笃行楼2413大教室,成功举办中国法治实务大讲堂。本次讲座以“纪检监察视角下的法治中国建设”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本次法治实务大讲堂由监委法规室主任邹开红主讲。他从纪检监察视角切入,深入探讨了法治中国建设的相关问题,核心观点可梳理为以下几点:
现如今纪检监察机关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将法治理念贯穿监督执纪执法全过程。一方面,在通过强化法治意识、法治思维与法治素养,将其融入反腐工作各环节,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另一方面,既坚持严的基调,聚焦“两个维护”深化政治监督,加强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又在反腐工作中整治各类作风问题与重点领域腐败问题,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同时,针对工作中的短板弱项,纪检监察机关也在持续完善自身建设: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推动纪检监察监督与法治督察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上述内容充分表明,法治中国建设离不开纪检监察机关的全方位发力,其工作成效也将持续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不断迈向新台阶。
观看结束后,现场讨论氛围热烈,我们随机采访了几位同学和老师,其中一位同学讲到:“这些真实案例,让我看到了纪检监察部门工作时的严肃认真。无论是违规违纪行为的严肃查处,还是对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都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体现,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一位同学说到:“相信在这样不断完善的纪检监察体系下,中国的法治建设会越来越好。”
王向化老师谈到,作为一名高校法学专业教师,在观看“纪检监察视角下的法治中国建设”讲座后,我深受启发。讲座深刻阐释了纪检监察工作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独特作用,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法治中国建设不仅需要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更需要以强有力的监督体系保障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核心力量,既是法治建设的践行者,也是法治权威的捍卫者。通过深化反腐败斗争、推进监督制度创新,纪检监察工作将党内监督与国家监察有机统一,既彰显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治理效能,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注入了制度优势。作为法学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新时代法治人才的重任,必须将纪检监察理论与实践融入教学科研,引导学生理解法治与监督的辩证关系,强化“法纪贯通”的思维,为推动监督体系与法律体系协同发展、服务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法治实务大讲堂的成功举办,既离不开师生的协同参与,更得益于学生对法治思想知识的热忱追求。不仅为学生带来了一场法律知识的盛宴,更直观展现了纪检检察机关的严谨履职风貌与纪检监察体系的持续完善成果。今后,我院将持续深耕法治实务,围绕社会热点法律问题,开展系列专题讲座,推动法治教育从课堂理论向社会实践深度延伸,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积极贡献高校力量。
稿源|文 溶
图源|尹诏玥
排版|文 溶
校对|尹诏玥
一审|陈佳文
二审|孟 伶
终审|彭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