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国家奖学金评选中,我院万波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成功斩获这一殊荣!在追求卓越的路上,万波同学从未停止过脚步,用行动诠释了法学生的初心与使命。现在,让我们共同走进他的故事,聆听他的奋斗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吧!
万波,中共党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委员,21级法学四班班长,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Q:能斩获国家奖学金一定离不开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分享一下吗?
A:国家奖学金的评定是对学生全面能力的认可。具体而言,它从三个主要方面进行考量——首先,在学习上,需课上认真听讲,课后扎实复盘。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同学们还应积极拓宽知识领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并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其次,在工作层面,无论担任何种职务,学生都应尽职尽责,树立典范,为班级和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此外,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积累实践经验,还能提高个人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Q:在执行长期学习计划时,怎样避免拖延和浪费时间?有没有一些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可以分享呢?
A:在时间管理方面,时间以一种看似节约的方式被浪费着,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寻找个人的“慢时光”显得尤为关键。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呢?首先,制定一份明确的计划至关重要;其次,营造一个专心致志的环境同样重要,必须保持耐心,稳步前行;此外,自律的意识不可或缺,多去图书馆自习;最后,需要给自己建立一个自我奖励机制,学会与自我和解。
在大学这个人生的新阶段,许多同学常常感到迷茫与困惑,万波同学坦言自己也曾经历。他认为,迷茫是寻找方向的必经过程,是内心深处目标的暂时迷失。他提倡“活在当下”,主张做好眼前事,制定学习计划,确立目标。对于缓解迷茫,他建议通过听音乐、追剧、散步等方式放松,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最后,万波学长沿用了之前接受采访时的一句话:“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提醒我们,当他人闪耀之际,不必因自己暂时的黯淡而自卑。尽管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起点,但可以选择通往理想终点的路径,坚守初心至关重要。正如有人偏爱种植小麦,有人喜爱培育玫瑰,每个人的道路都是独特的。法学专业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只有经历艰辛,才能尝到甜蜜的果实。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必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态度,坚守内心的正义,相信一些事情即便迟到或缓慢,也并无大碍。
万波同学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法学不仅是纸上的规则,更是心中的信仰、对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在此,小编衷心祝愿每一位法学学子都能以万波同学为榜样,在法治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稿源Ⅰ李凌颐
图源Ⅰ万 波
排版Ⅰ李凌颐
校对Ⅰ唐嘉丽
一审Ⅰ李永甜
二审Ⅰ杨雨松
终审Ⅰ朱廷岚